以興趣為鑰,打開孩子厭學的心門
發布日期:2025-10-09 作者:一言

孩子厭學的根源,往往在于學習失去了“樂趣感”。當知識變成枯燥的任務,當分數成為唯一的目標,孩子便難以從中獲得成就感。而興趣恰恰能讓孩子重新體驗“主動求知”的快樂。心理學研究表明,從事感興趣的活動會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,產生愉悅感,這種積極情緒可以遷移到學習中,讓孩子從“要我學”轉變為“我要學”。
培養興趣的第一步,是發現孩子的閃光點。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賦:有的對繪本過目不忘,有的擅長搭建積木,有的對音樂格外敏感。家長不必追逐“熱門興趣”,而應做細心的觀察者,通過科技館、美術館參觀,或手工、運動等多樣體驗,捕捉孩子眼中“發光”的瞬間。比如曾對數學毫無興趣的小宇,在接觸機器人搭建后,為了完成任務主動研究齒輪原理,后來還報名編程班,數學成績也隨邏輯思維提升而進步。
更重要的是,要讓興趣與學習“牽起手”。興趣不是學習的對立面,而是連接知識與生活的橋梁。喜歡畫畫的孩子,可以用漫畫記錄課文故事;癡迷昆蟲的孩子,可以在觀察中鍛煉語文表達和數學統計能力;喜歡游戲的孩子,可以探討背后的編程邏輯。這種融合讓孩子發現:課本知識能幫助自己更好地探索熱愛的世界。
值得注意的是,保護興趣比培養興趣更重要。家長的功利心——急著考級、參賽——很容易澆滅興趣的火苗。興趣一旦變成任務,就會失去魅力。正確的做法是給予孩子“自由探索”的空間:畫得不好沒關系,重在表達;故事簡單也無妨,關鍵是享受創作過程。當家長放下對成果的期待,孩子才能在興趣中保持純粹的熱愛。
厭學不是孩子的錯,而是學習方式發出的警示。與其在“逼學”中消耗孩子,不如陪他找到那份讓眼睛發亮的興趣。當孩子在興趣中體會到探索的快樂、堅持的意義時,這份力量自然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,讓他重新愛上求知,走向更廣闊的知識世界。
爸媽在線
地址:廣西桂林市荔浦市龍懷鄉豐魚巖景區爸媽在線
郵編:546600
聯系我們
聯系電話:0773-7128832
求職招聘:bamaol@foxmail.com
商務合作:0773-7128832
官方公眾號
